前言
近期,《柳葉刀》(The Lancet)發(fā)表了COLONPREV研究結果,“COLONPREV”研究是在西班牙開展的一項隨機對照非劣效性試驗,旨在比較糞便免疫化學試驗(FIT)和結腸鏡檢查在結直腸癌篩查中的效果。研究納入57404名50-69歲無結直腸癌相關病史的個體,隨機分為結腸鏡檢查組(28708人)和FIT組(28696人)。結果顯示,F(xiàn)IT組篩查參與率(39.9%
高于結腸鏡檢查組(31.8%);10年結直腸癌死亡率方面,F(xiàn)IT組(0.24%)非劣于結腸鏡檢查組(0.22%) ,且兩組在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和全因死亡率上相似。該研究表明,F(xiàn)IT篩查方案在降低結直腸癌死亡率上與結腸鏡檢查相當,且更易被接受,對全球醫(yī)療政策制定有重要意義。
研究背景
“結直腸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癥,也是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,對平均風險個體進行結直腸癌篩查有效且具成本效益,應開展有組織的篩查項目。糞便潛血檢測在歐洲和澳大利亞應用廣泛,結腸鏡檢查在美國占主導,但兩者在篩查項目中的療效仍需隨機對照試驗比較。
糞便潛血檢測有效性已獲證實,其中糞便免疫化學檢測比愈創(chuàng)木脂檢測更準確,采用該檢測的篩查項目降低了結直腸癌死亡率。結腸鏡檢查被視為早期發(fā)現(xiàn)和預防結直腸癌的準確方法,雖有研究表明其可降低發(fā)病風險,但在10年結直腸癌相關死亡率上的益處尚不明確。
本次分析旨在比較在10年時,邀請進行糞便免疫化學檢測篩查在結直腸癌相關死亡率、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和全因死亡率方面是否劣于結腸鏡檢查,同時還比較了兩種篩查方案對篩查發(fā)現(xiàn)的癌前腫瘤病變的診斷率和檢出率。
研究方法
在西班牙8個地區(qū)15家三級醫(yī)院開展的務實隨機對照非劣效性試驗,旨在對比兩年一次糞便免疫化學檢測和一次性結腸鏡檢查在降低10年結直腸癌死亡率方面的效果。
2008年11月進行全國宣傳活動,2009年6月1日開始招募,2011年6月30日完成第一輪篩查,2021年12月31日完成10年隨訪。
符合條件的參與者假定健康,年齡在50歲至69歲之間,無結直腸癌、腺瘤或炎癥性腸病個人病史,無遺傳性或家族性結直腸癌家族史(即兩名或更多一級親屬患有結直腸癌或一名在60歲前被診斷出患有結直腸癌),無嚴重合并癥,且之前未進行結腸切除術。參與者在接受篩查邀請前被隨機分配(1:1)接受一次性結腸鏡檢查或每兩年一次的糞便免疫化學檢測。主要終點為10年結直腸癌死亡率,次要終點包括10年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、主要并發(fā)癥發(fā)生率、篩查發(fā)現(xiàn)的癌前病變的診斷率和檢出率等
研究結果
1、參與者情況:
57404名個體被隨機分配接受結腸鏡檢查邀請(n=28708)或糞便免疫化學檢測邀請(n=28696),其中3215人在邀請前無法聯(lián)系或已死亡,1138人被排除;
最終結腸鏡檢查組意向性篩查人群26332人,F(xiàn)IT組26719人。
結腸鏡檢查組參與率31.8%,F(xiàn)IT組39.9%。
糞便潛血試驗組的參與率高于結腸鏡檢查組。
2、篩查效果:
10年結直腸癌死亡率,結腸鏡檢查組為 0.22%(55人死亡),F(xiàn)IT組為0.24%(60人死亡),達到了非劣效性標準(兩組死亡率絕對差值<0.16%),糞便潛血試驗對于預防10年內因結直腸癌死亡的效果不比結腸鏡檢查差。
10年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,結腸鏡檢查組為1.13%(286例),F(xiàn)IT組為1.22%(314例);
全因死亡率,結腸鏡檢查組為7.64%(1989人死亡),F(xiàn)IT組為7.68%(2034人死亡)。發(fā)病率和全因死亡率相似。
3、癌前病變和并發(fā)癥:
在癌前病變方面,結腸鏡檢查組的診斷率顯著高于糞便潛血試驗組;
兩組嚴重并發(fā)癥發(fā)生率類似,結腸鏡檢查組為0.3%(82 例),F(xiàn)IT組為0.3%(80 例)
研究結論
FIT篩查方案比直接結腸鏡檢查更易被參與者接受;在本研究觀察的參與率下,FIT在降低結直腸癌死亡率方面非劣于結腸鏡檢查。
參考文獻:
[1] Castells A, Quintero E, Bujanda L, et al. Effect of invitation to colonoscopy versus fa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screening on colorectal cancer mortality (COLONPREV): a pragmatic, randomised, controlled, non-inferiority trial. Lancet. 2025 Apr 12;405(10486):1231-1239. doi: 10.1016/S0140-6736(25)00145-X.